從品牌網站建設到網絡營銷策劃,從策略到執行的一站式服務
來源:公司資訊 | 2021.08.27
根據IDC最新預測,全球大數據市場的IT投資規模有望在2025年超過3,500億美元,五年預測期內(2021-2025)實現約12.8%的復合增長率,較上個預測周期有所上漲。其中,大數據服務將保持其主導地位,市場份額在50%左右,企業通過持續增加對服務的投資來應對智能化過程中的新挑戰。
在全球疫情下,中國經濟率先復蘇并總體保持恢復態勢。今年是中國政府實施“十四五”規劃的第一年,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增速進一步提升。IDC預測,中國大數據市場2021年整體規模超110億美元,且有望在2025年超過250億美元,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。在五年預測期內,中國終端用戶對大數據硬件、軟件、服務的支出分布相對平均——與美國等區域不同,中國大數據市場的軟件訂閱制服務占比較低,本地部署及私有云模式仍需要采購大量硬件設備。至2025年,硬件預計將吸收中國大數據市場約40%的投資規模,超過軟件和服務,增長穩定;大數據軟件市場占比將逐年提升,2025年超30%的市場支出將流向軟件,五年CAGR達到26.7%。
IDC《2021年V2全球大數據支出指南》在技術維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大數據子市場做出了細分。以增速較快的軟件市場為例,2025年占比最多的三個軟件子市場分別為人工智能軟件平臺、非關系分析數據存儲及終端用戶查詢、報告和分析。IDC預計,2021年三者總和約占中國大數據軟件市場的48.4%,并在2025年提高至58.8%。非關系分析數據存儲、內容分析及搜索系統有望成為中國三大熱點子市場,增速較快,五年CAGR均在40%以上。
在IDC《全球大數據支出指南》持續追蹤的19個行業當中,IDC預計,2025年中國55%以上的大數據IT支出將來自于政府、通訊、制造及銀行四個行業。不同規模、行業和區域的終端用戶在內部的數字化能力存在差異,就增速而言,保險、通訊、政府等行業展現出了較大的發展潛力。
同時,IDC《全球大數據支出指南》將終端用戶企業規模由上至下分為了五個區間,從企業規模的維度對大數據支出情況做出進一步透視。其中,雇員超過1,000人的超大型企業在五年預測期內(2021-2025)占據了整個中國市場支出的60%以上。與體量較小的企業相比,大型及超大型企業數據多、業務多、信息化基礎好。同時為保持競爭優勢,超大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預算相對充裕,進而帶動了大數據支出需求。